MBR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将膜分离技术与污废水的传统生物处理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在活性污泥池中直接加入帘式微滤(MF)或超滤(UF)膜组件代替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具有污泥龄、污泥浓度等技术条件调控空间大、出水水质标准高、稳定性好、占地面积小、剩余污泥量小及结构紧凑等优点。
在污水资源化的背景下,MBR工艺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2005年,全球MBR技术市场规模约为2.17亿美元,并以每年近10.9%的速度稳步增长,远远超过其它先进污废水处理技术和其它膜技术。我国MBR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商业应用阶段,在2006年第一座市政污水MBR项目正式投运,而截止2010年12月,市政污水投入运行万吨以上MBR项目总规模已达到日处理量103万t,年增率高达50%~100%,发展势头十分强劲。目前,世界范围内有超过8家大、中型MBR制造厂商,如美国GE(Zenon),日本Kubota、美国KMS、荷兰Norit、德国Simens、美国USfilter及我国的碧水源等,发展态势良好。
然而,随着有机膜的生产成本显著下降,膜污染已经成为限制膜生物反应器,拥有众多优势的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在污废水处理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膜污染一直是MBR技术应用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膜污染的形成和主要污染因素的探讨为MBR膜污染研究奠定了基础,而确定操作工艺条件和膜特性对膜污染的影响规律,可为MBR系统设计或运行中减缓和控制膜污染提供指导。本文概述MBR膜污染的形成过程、主要污染因素及操作参数和膜性能对膜污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