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水网2011年6月16日讯,中国水资源短缺之外,水污染和水环境恶化也已经成为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MBR膜必不可少。国家环保部《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截止2008年底,在监测的200条主要河流409个断面中,Ⅰ一Ⅲ类、Ⅳ一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55.0%、24.2%和20. 8%。28个国家控制的重点湖(库)中.满足Ⅱ类水质的仅4个。占14. 3%、Ⅴ类和劣Ⅴ类的16个,占57 .2%。
哈药污染门再一次将我国水污染问题凸现在公众面前,众多的水污染问题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水资源缺危机.美国民间智囊机构——世界观察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称:“由于中国城市地区和工业地区对水需求量迅速增大.中国将长期陷入缺水状况。”专家指出,“20年后中国将找不到可饮用的水资源”。
面对严峻的水环境,在前段时间举行的“中国安全饮水高峰论坛”上.科技部有关专家表示,缓解水资源短缺和保证饮水安全是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任务,“十二五”期间,科技部将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安排水资源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攻关任务。
而将于20l2年7月1日强制实施的GB5749-2006《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将饮用水指标由原标准的35项增至1 06项,并对原标准35 项指标中的8项进行了修订。膜法技术将对实现这个标准起到重要作用,或成为一些大城市的首选。“中国有3亿人喝不到达标水.而2012年将实施的饮用水新标准在当前大部分地方都达不到,这都需要依靠膜法处理来达标。”中国工业协会工程与应用专业委员会主任陈观文说。
据介绍,从“十一五”末开始,用膜法处理城市用水的工程已陆续开工。杭州、无锡、东营、北京等地建设了膜法水处理自来水广。其中,北京去年年底规划的50万吨一天自来水厂已通过认证,规模被称为全球最大。
与此同时,缓解水资源危机与快速的工业发展资源这对矛盾也成为我国“十二五”期间面对的一大难题。而膜法处理同样对于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等具有重要作用,并广泛应用于医院、食品、工艺水、生产、晦水淡化等领域,且占据重要地位。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此前 一项预测显示,我国“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废水治理投入将分别达1.05万亿元和1. 39万亿元,其中工业和城镇生活污水的治理投资将分别达4355亿元和4590亿元。
按照规划,国家未来可能对一些新上大型项目不配给用水指标,而要求企业必须使用市政废水,这就需要通过膜法处理将废水变成可利用的再生水。目前国际上废水回用领域的膜法处理工程已占到总量的95%以上,中国的膜材料也有90%以上用于水处理。
对此,陈观文认为,“我们预计膜制品市场每年增长约20%,而与膜技术相关的水处理工程等年增长率则高达40%。”
实际上,中国膜产业也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2004年我国膜产业市场额度为75亿元,2008年增加到200亿元,膜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微滤、超滤、反渗透等膜技术在海水淡化、给水处理、污水处理与回用等领域的工程应用规模迅速扩大,多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型膜法给水工程、污水回用工程及海水淡化工程已经相继建成。
清华大学环保产业研究所所长傅涛曾就此撰文指出,“膜市场的广阔空间正在来临,可以预见,膜技术将成为“十二五”水务市场的引导性技术”。而在近期的一个网络调查中,众多的受查者认同了这一观点。结合行业现状及政策背景,有约73%的受调查者认为,“膜”将引领行业未来的黄金十年。
联系方式:
地址:中国天津南开区科研东路8号B2-1F
邮编:300192
电话:86-022-87897889
传真:86-22-23622403-8888
电子信箱:tianyishan@vip.163.com
网站主页:www.tisuni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