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MBR膜过程中的传质机理: 一是把膜本身引起的水力阻力与泥饼层或者污染层引起的水力阻力简单相加,在给定压力下,求取通过两层介质的膜通量,反之亦然。 这需要对膜与污染层的阻力有一个了解。假定后者可以通过试验进行测定,流体通过孔隙介质的简单物理定律也可以应用,那么这一简单的阻力理论方法就可以直接应用而无需借助于进一步的理论推导。
实际上,在描述死端过滤操作时,一般都采用这一膜与滤饼层阻力理论。MBR膜工艺预测性模型的研究依赖于系统动力学的数学描述. 人们已经推出了一系列模型来定义各种膜工艺操作中的决定因子,许多模型可以在其他刊物上找到。 对每一个模型的详述超出了本书的范围,因为每一个模型的最终产生的分析式都是在某些假定和条件的基础上对不同流程的描述。 但是大多数错流操作推导的数学表达式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即膜理论 (film theory,也称为浓差极化模型)。经典的膜理论假定界面区域的扩散传质决定于浓差极化的程度,而浓差极化可以通过考虑系统的水动力学进行计算。
废水厌氧MBR膜生物反应器成功启动的标志,是在反应器中培养出活性高、沉降性能优良并适于待处理废水水质的厌氧污 泥。由于厌氧微生物,特别是产甲烷菌增殖很慢,厌氧反应器的启 动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这被认为是厌氧MBR膜生物反应器的一个不足之处。 在实际工程中,生产性厌氧反应器建造完成后,快速顺利地启动反 应器成为整个废水处理工程中的关键性因素。